無錫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
無錫地鐵集團有限公司
工程概況
>>建設規模無錫市軌道交通1號線貫穿無錫中心城區,線路北起惠山新城堰橋站,終於濱湖區長廣溪站,途經、、、CBD、核心區等多個城市重要核心地域,全長29.42km,其中地下線路22.16km,高架線路7.26km。全線設車站24座(地下車站19座,高架車站5座),其中換乘站4座,車輛段、停車場及控製中心各一個。
建設管理
>>工程建設總目標 建設具有無錫特色的精品地鐵工程。
>>質量控製目標 安全零隱患、質量零缺陷、工藝零差錯。
>>質量追求終極目標獲得“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”。
>>建設管理措施
1.建立政府監督部門、建設單位、勘查設計單位、監理單位、施工單位五位一體創優組織體係,完善各類規章製度及管控措施,嚴格履行建設程序,執行標準規範的“強製性條文”要求,落實創優規劃。
2.定期組織座談聯席會議,糾正解決創優過程中的建設問題,部署安排下階段的創優主要工作,組織保障強大。
3.開創性實施“小業主、大監理;標準化施工現場,規範化施工作業”的“一模兩化”管理模式。
>>建設管理成效
1.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無錫召開“一模兩化”管理經驗推廣會議。
2.迎接了上海、廣州、美國、瑞典等40餘個國內外同行交流學習。
3.同步形成27260卷工程檔案,榮獲2015年度江蘇省檔案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。
4.首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托,總結編製了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現場標準化指南》,在全省推廣應用。
>>建設規模無錫市軌道交通1號線貫穿無錫中心城區,線路北起惠山新城堰橋站,終於濱湖區長廣溪站,途經、、、CBD、核心區等多個城市重要核心地域,全長29.42km,其中地下線路22.16km,高架線路7.26km。全線設車站24座(地下車站19座,高架車站5座),其中換乘站4座,車輛段、停車場及控製中心各一個。
建設管理
>>工程建設總目標 建設具有無錫特色的精品地鐵工程。
>>質量控製目標 安全零隱患、質量零缺陷、工藝零差錯。
>>質量追求終極目標獲得“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”。
>>建設管理措施
1.建立政府監督部門、建設單位、勘查設計單位、監理單位、施工單位五位一體創優組織體係,完善各類規章製度及管控措施,嚴格履行建設程序,執行標準規範的“強製性條文”要求,落實創優規劃。
2.定期組織座談聯席會議,糾正解決創優過程中的建設問題,部署安排下階段的創優主要工作,組織保障強大。
3.開創性實施“小業主、大監理;標準化施工現場,規範化施工作業”的“一模兩化”管理模式。
>>建設管理成效
1.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無錫召開“一模兩化”管理經驗推廣會議。
2.迎接了上海、廣州、美國、瑞典等40餘個國內外同行交流學習。
3.同步形成27260卷工程檔案,榮獲2015年度江蘇省檔案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。
4.首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托,總結編製了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現場標準化指南》,在全省推廣應用。

特大型車站—三陽廣場站
工程質量
>> 工程全線68個單位工程,162個子單位工程,12868個分部分項工程,100%質量驗收合格。
>>32.9萬m2地下空間、4.8萬m2房屋建築、22.16km地下隧道,無滲無漏;橋梁隧道線形流暢,結構表麵密實平整。
>>“吳”錫雅韻裝飾風格美觀大方,特色鮮明,獲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和
2項專利成果。(右圖:車站實景)
>>全線2.3萬環鋼筋混凝土預製管片實現了大批量穩定製造,質量優良。
>>引進國際先進的綜合監控係統,集成火災報警、環境和電力監控等,實現多功能聯動,指令清晰準確。
科技創新
>>科研攻關開展了13個重大科研項目,發表論文33篇。
>>技術難題線路穿越古城區,約15%在建(構)築物下穿行。穿、跨京杭大運河等河流21次。大型站點采用11000㎡超大麵積蓋挖逆做一體化施工體係,降低了對繁華商業中心的交通影響。
>>技術難題 盾構146m長距離穿越滬寧城際鐵路,實現最大沉降1mm,遠小於設計6mm要求。盾構300m小半徑曲線始發,淺覆土下穿70年代建築群,實現最大沉降4.95mm,小於控製標準10mm,被譽為“驚天穿越”。
>>技術難題 200m小半徑、34‰坡度、65m跨度的大挑臂曲線橋梁,轉體上跨正常運營的滬寧高速公路,完美解決了曲線橋梁重心不平衡難題,順利合龍,實現了高程及軸線偏差均小於4mm,遠小於設計20mm要求。
工程質量
>> 工程全線68個單位工程,162個子單位工程,12868個分部分項工程,100%質量驗收合格。
>>32.9萬m2地下空間、4.8萬m2房屋建築、22.16km地下隧道,無滲無漏;橋梁隧道線形流暢,結構表麵密實平整。
>>“吳”錫雅韻裝飾風格美觀大方,特色鮮明,獲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和
2項專利成果。(右圖:車站實景)
>>全線2.3萬環鋼筋混凝土預製管片實現了大批量穩定製造,質量優良。
>>引進國際先進的綜合監控係統,集成火災報警、環境和電力監控等,實現多功能聯動,指令清晰準確。
科技創新
>>科研攻關開展了13個重大科研項目,發表論文33篇。
>>技術難題線路穿越古城區,約15%在建(構)築物下穿行。穿、跨京杭大運河等河流21次。大型站點采用11000㎡超大麵積蓋挖逆做一體化施工體係,降低了對繁華商業中心的交通影響。
>>技術難題 盾構146m長距離穿越滬寧城際鐵路,實現最大沉降1mm,遠小於設計6mm要求。盾構300m小半徑曲線始發,淺覆土下穿70年代建築群,實現最大沉降4.95mm,小於控製標準10mm,被譽為“驚天穿越”。
>>技術難題 200m小半徑、34‰坡度、65m跨度的大挑臂曲線橋梁,轉體上跨正常運營的滬寧高速公路,完美解決了曲線橋梁重心不平衡難題,順利合龍,實現了高程及軸線偏差均小於4mm,遠小於設計20mm要求。

高架橋梁實景
>>國內首次采用大小係統分設冷源,節能38%以上,引領行業通風空調設計方向。引入“智慧”係統,實時自動稱重,動態配置列車動力和空調負荷;應用無閘瓦磨耗電製動技術,實現製動能量回收再生,每年列車節電約180萬度。
>>國際首次設計采用接觸軌鋼支架體係,機械性能優於常規支架的2-3倍。
>>國內領先建設三陽廣場站、市民中心站等5個特大型車站。三陽廣場站, 66000㎡建築體量,27個出入口,居國內兩線換乘之最,消防專項設計+高壓細水霧係統解決了特大型站點消防難題。
>>世界領先引進“客流培育+商業發展”共進互補理念,融合城市設計,優化空間布局。沿線地下空間、站點上蓋物業建設商業街13個,拓展商業麵積136.5萬㎡。
>>自主創新 自主研發管片自動選型和排版係統,全線推廣應用,實現2.3萬環管片完美拚裝。
>>自主創新組織“城市地鐵快速鋪軌成套技術研究”,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2014年度科學技術一等獎。
>>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機車動力“無速度傳感器”控製技術,轉速估算誤差<1‰,牽引力控製誤差<3%,可靠性更優,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打破了被國外少數國家壟斷的局麵。
節能環保
>>線路設計節能坡,優化自動駕駛ATO曲線,充分利用機車動能與勢能合理轉換的技術優勢。(下圖:線路節能坡設置)
>>國內首次采用大小係統分設冷源,節能38%以上,引領行業通風空調設計方向。引入“智慧”係統,實時自動稱重,動態配置列車動力和空調負荷;應用無閘瓦磨耗電製動技術,實現製動能量回收再生,每年列車節電約180萬度。
>>國際首次設計采用接觸軌鋼支架體係,機械性能優於常規支架的2-3倍。
>>國內領先建設三陽廣場站、市民中心站等5個特大型車站。三陽廣場站, 66000㎡建築體量,27個出入口,居國內兩線換乘之最,消防專項設計+高壓細水霧係統解決了特大型站點消防難題。
>>世界領先引進“客流培育+商業發展”共進互補理念,融合城市設計,優化空間布局。沿線地下空間、站點上蓋物業建設商業街13個,拓展商業麵積136.5萬㎡。
>>自主創新 自主研發管片自動選型和排版係統,全線推廣應用,實現2.3萬環管片完美拚裝。
>>自主創新組織“城市地鐵快速鋪軌成套技術研究”,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2014年度科學技術一等獎。
>>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機車動力“無速度傳感器”控製技術,轉速估算誤差<1‰,牽引力控製誤差<3%,可靠性更優,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打破了被國外少數國家壟斷的局麵。
節能環保
>>線路設計節能坡,優化自動駕駛ATO曲線,充分利用機車動能與勢能合理轉換的技術優勢。(下圖:線路節能坡設置)

>>車輛牽引供電首次使用直流1500V,實現增壓降耗。
>>站內采用廣告燈箱與照明一體化設計,廣泛使用LED燈具和智能化控製,擁有兩項專利技術,車站能耗同比下降15%。
>>車輛段預留遠期光伏發電設備設置條件,節能理念先進。
>>驗收評價
1. 國內第一個按照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 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》(GB30013—2013)組織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的線路。獲得評價四個等級中的最高等級“具備條件”(四個等級:具備條件、基本具備、初步具備、不具備),是同期五個城市中最好的。
2. 通過規劃、環保、消防、特種設備、人防、檔案等所有專項驗收。
3. 通過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驗收。
性能指標
>>性能指標對比
1.本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直流1500V絕緣鋼支架技術的全麵突破,綜合機械性能及使用功能優於傳統接觸軌絕緣支架2-3倍。
2.全線網一體規劃,公裏運營成本與公裏人員配置,比國內同類軌道交通節約10%。
>>運行指標工程投運兩年來,經受了2016年無錫市百年一遇強降雨考驗。列車正點率99.9%以上,運行圖兌現率99.9%以上,運行安全、穩定、可靠。
建設成果
>>優質工程獎 2015年江蘇省“揚子杯”優質工程獎。
>>優秀設計獎 2016年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優秀設計成果一等獎。
>>獲得專利國家專利32項,其中發明專利4項。
>>成果獎項 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5項,工法8項、QC成果11項,安全文明工地32項。

>>成果著作編製“工序工藝規範化作業控製要點”成果6冊,出版施工現場標準化建設指南1冊,發表技術成果論文33篇。
>>人才培養 培養鍛煉地鐵工程建設管理技術骨幹人才千餘人。
經濟社會效益
>>工程投運以來累計運送乘客1.4億人次,交通分擔率約15.3%,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。
>>《中國重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》,在2015年對全國45個大中型城市中,評價無錫為最暢通愜意之城,市民非常滿意。
>>吸引建設中國華萊塢影視基地、萬達文化旅遊城項目,德國海瑞克、中國南車集團等國內外大型企業入駐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成效特別顯著。
>>站內采用廣告燈箱與照明一體化設計,廣泛使用LED燈具和智能化控製,擁有兩項專利技術,車站能耗同比下降15%。
>>車輛段預留遠期光伏發電設備設置條件,節能理念先進。
>>驗收評價
1. 國內第一個按照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 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》(GB30013—2013)組織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的線路。獲得評價四個等級中的最高等級“具備條件”(四個等級:具備條件、基本具備、初步具備、不具備),是同期五個城市中最好的。
2. 通過規劃、環保、消防、特種設備、人防、檔案等所有專項驗收。
3. 通過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驗收。
性能指標
>>性能指標對比
1.本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直流1500V絕緣鋼支架技術的全麵突破,綜合機械性能及使用功能優於傳統接觸軌絕緣支架2-3倍。
2.全線網一體規劃,公裏運營成本與公裏人員配置,比國內同類軌道交通節約10%。
>>運行指標工程投運兩年來,經受了2016年無錫市百年一遇強降雨考驗。列車正點率99.9%以上,運行圖兌現率99.9%以上,運行安全、穩定、可靠。
建設成果
>>優質工程獎 2015年江蘇省“揚子杯”優質工程獎。
>>優秀設計獎 2016年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優秀設計成果一等獎。
>>獲得專利國家專利32項,其中發明專利4項。
>>成果獎項 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5項,工法8項、QC成果11項,安全文明工地32項。

>>成果著作編製“工序工藝規範化作業控製要點”成果6冊,出版施工現場標準化建設指南1冊,發表技術成果論文33篇。
>>人才培養 培養鍛煉地鐵工程建設管理技術骨幹人才千餘人。
經濟社會效益
>>工程投運以來累計運送乘客1.4億人次,交通分擔率約15.3%,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。
>>《中國重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》,在2015年對全國45個大中型城市中,評價無錫為最暢通愜意之城,市民非常滿意。
>>吸引建設中國華萊塢影視基地、萬達文化旅遊城項目,德國海瑞克、中國南車集團等國內外大型企業入駐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成效特別顯著。